期货交易所知乎
期货投资是相对于现货交易的一种交易方式,它是在现货交易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期货入门基础知识第一节 期货市场的产生期货市场最早萌芽于欧洲。早在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就出现过中央交易场所、大宗易货交易,以及带有期货贸易性质的交易活动。当时的罗马议会大厦广场、雅典的大交易市场就曾是这样的中心交易场所。到12世纪,这种交易方式在英、法等国的发展规模很大,专业化程度也很高。1251年,英国大宪章正式允许外国商人到英国参加季节性交易会。后来,在贸易中出现了对在途货物提前签署文件,列明商品品种、数量、价格,预交保证金购买,进而买卖文件合同的现象。1571年,英国创建了实际上第一家集中的商品市场——伦敦皇家交易所,在其原址上后来成立了伦敦国际金融期货期权交易所。其后,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建立了第一家谷物交易所,比利时的安特卫普开设了咖啡交易所。1666年,伦敦皇家交易所毁于伦敦大火,但交易仍在当时伦敦城的几家咖啡馆中继续进行。17世纪前后,荷兰在期货交易的基础上发明了期权交易方式,在阿姆斯特丹交易中心形成了交易郁金香的期权市场。1726年,另一家商品交易所在法国巴黎诞生。1、1848年芝加哥期货交易所产生;2、 1874年芝加哥商业交易所产生;3、1876年伦敦金属交易所产生;4、1885年法国期货市场产生期货入门基础知识第二节 期货市场的发展国际期货市场的发展,大致经历了由商品期货到金融期货、交易品种不断增加、交易规模不断扩大的过程。商品期货是指标的物为实物商品的期货合约。商品期货历史悠久,种类繁多,主要包括农产品期货、金属期货和能源期货等。期货入门基础知识第三节 期货交易概念和市场的功能期货交易是在现货交易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通过在期货交易所买卖标准化的期货合约而进行的一种有组织的交易方式。在期货市场中,大部分交易者买卖的期货合约在到期前,又以对冲的形式了结。也就是说买进期货合约的人,在合约到期前又可以将期货合约卖掉;卖出期货合约的人,在合约到期前又可以买进期货合约来平仓。先买后卖或先卖后买都是允许的。一般来说,期货交易中进行实物交割的只是很少量的一部分。期货入门基础知识第四节 期货市场的结构1、 投机交易者投机:“投机”一词用于期货、证券交易行为中,并不是“贬义词”,而是“中性词”,指根据对市场的判断,把握机会,利用市场出现的价差进行买卖从中获得利润的交易行为。投机者可以“买空”,也可以“卖空”。投机的目的很直接---就是获得价差利润。但投机是有风险的。根据持有期货合约时间的长短,投机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长线投机者,此类交易者在买入或卖出期货合约后,通常将合约持有几天、几周甚至几个月,待价格对其有利时才将合约对冲;第二类是短线交易者,一般进行当日或某一交易节的期货合约买卖,其持仓不过夜;第三类是逐小利者,又称“抢帽子者”,他们的技巧是利用价格的微小变动进行交易来获取微利,一天之内他们可以做多个回合的买卖交易。投机者是期货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期货市场必不可少的润滑剂。投机交易增强了市场的流动性,承担了套期保值交易转移的风险,是期货市场正常运营的保证。2、套期保值机构套期保值:就是买入(卖出)与现货市场数量相当、但交易方向相反的期货合约,以期在未来某一时间通过卖出(买入)期货合约来补偿现货市场价格变动所带来的实际价格风险。保值的类型最基本的又可分为买入套期保值和卖出套期保值。买入套期保值是指通过期货市场买入期货合约以防止因现货价格上涨而遭受损失的行为;卖出套期保值则指通过期货市场卖出期货合约以防止因现货价格下跌而造成损失的行为。套期保值是期货市场产生的原动力。无论是农产品期货市场、还是金属、能源期货市场,其产生都是源于生产经营过程中面临现货价格剧烈波动而带来风险时自发形成的买卖远期合同的交易行为。这种远期合约买卖的交易机制经过不断完善,例如将合约标准化、引入对冲机制、建立保证金制度等,从而形成现代意义的期货交易。企业通过期货市场为生产经营买了保险,保证了生产经营活动的可持续发展。可以说,没有套期保值,期货市场也就不是期货市场了。3、套利交易者套利:指同时买进和卖出两张不同种类的期货合约。交易者买进自认为是“便宜的”合约,同时卖出那些“高价的”合约,从两合约价格间的变动关系中获利。在进行套利时,交易者注意的是合约之间的相互价格关系,而不是绝对价格水平。套利一般可分为三类:跨期套利、跨市套利和跨商品套利。交易者之所以进行套利交易,主要是因为套利的风险较低,套利交易可以为避免始料未及的或因价格剧烈波动而引起的损失提供某种保护,但套利的盈利能力也较直接交易小。套利的主要作用一是帮助扭曲的市场价格回复到正常水平,二是增强市场的流动性。4、期货交易所我国共有四家期货交易所,分别是上海期货交易所、郑州商品交易所、大连商品交易所和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
期货交易所
纽约商业交易所是美国第三大期货交易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实物商品交易所。该交易所成立于 1872年,坐落于曼哈顿市中心,为能源和金属提供期货和期权交易,其中以能源产品和金属为主,产生的价格是全球市场上的基准价格。合约通过芝加哥商业交易所的GLOBEX电子贸易系统进行交易,通过纽约商业期货交易所的票据交换所清算。1994年NYMEX和COMEX合并。根据纽约商品交易所的界定,它的期货交易分为NYMEX及COMEX两大分部。 NYMEX负责能源、铂金及钯金交易,在NYMEX分部,通过公开竞价来进行交易的期货和期权合约有原油、汽油、燃油、天然气、电力,有煤、丙烷、钯的期货合约,该交易所的欧洲布伦特原油和汽油也是通过公开竞价的方式来交易的。在该交易所上市的还有e-miNY能源期货、部分轻质低硫原油、和天然气期货合约。 其余的金属(包括黄金)归COMEX负责有金、银、铜、铝的期货和期权合约。
COMEX的黄金期货交易市场为全球最大,它的黄金交易往往可以主导全球金价的走向,买卖以期货及期权为主,实际黄金实物的交收占很少的比例;参与COMEX黄金买卖以大型的对冲基金及机构投资者为主,他们的买卖对金市产生极大的交易动力;庞大的交易量吸引了众多投机者加入,整个黄金期货交易市场有很高的市场流动性。黄金交收成色标准与伦敦相同。COMEX的黄金买卖早期只有公开喊价,后来虽然引进了电子交易系统,但COMEX并没有取消公开喊价,而是把两种模式混合使用,两者相加使参与买卖者差不多可以24小时在COMEX交易。伦敦与纽约黄金交易市场有密切的互动关系,并衍生出如伦敦现货金与纽约期货黄金的掉期交易。 在交易场地关闭的18个小时里,NYMEX分部和COMEX分部的能源和金属合约可以通过建立在互联网上的NYMEX ACCESS电子交易系统来进行交易。
纽约期货交易所成立于1998年,是由纽约棉花交易所(New York Cotton Exchange)和咖啡、糖、可可交易所(Coffee Sugar Cocoa Exchange)合并而来的。新成立的纽约期货交易所实行会员制,其会员也都是原来两家交易所的会员,其中棉花会员450家,咖啡、糖、可可会员500家。纽约期货交易所是世界上惟一一家交易棉花期货和期权的交易所。纽约期货交易所的450家棉花会员分别来自于五种公司:自营商、经纪商、棉商、棉纺厂和棉花合作社。参与棉花期货交易的涉棉企业很多,套期保值的比例较高,一般在35%-40%左右。
伦敦国际石油交易所是欧洲最重要的能源期货和期权的交易场所。它成立于1980年,最初是非营利性机构。1981年4月,伦敦国际石油交易所(IPE)推出重柴油(gasoil)期货交易,合约规格为每手100吨,最小变动价位为25美分/吨。重柴油在质量标准上与美国取暖油十分相似。该合约是欧洲第一个能源期货合约,上市后比较成功,交易量一直保持稳步上升的走势。1988年6月23日,IPE推出国际三种基准原油之一的布伦特原油期货合约。IPE布伦特原油期货合约特别设计用以满足石油工业对于国际原油期货合约的需求,是一个高度灵活的规避风险及进行交易的工具。IPE的布伦特原油期货合约上市后取得了巨大成功,迅速超过重柴油(gas oil)期货成为该交易所最活跃的合约,从而成为国际原油期货交易中心之一,而北海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也成为了国际油价的基准之一。布伦特原油期货合约是布伦特原油定价体系的一部分,包括现货及远期合约市场。该价格体系涵盖了世界原油交易量的65%。2000年4月,IPE完成了改制,成为了一家营利性公司。2001年6月,IPE被洲际交易所(Intercontinental Exchange,Inc.)收购,成为这家按照美国东部特拉华州(Delaware)法律成立的公司的全资子公司。
新加坡国际金融交易所成立于1984年,是亚洲第一家金融期货交易所。SIMEX是一家国际性的交易所,SIMEX的交易品种涉及期货和期权合约、利率、货币、股指、能源和黄金等交易。 1986年,新加坡国际金融交易所抢在日本之前推出日经225指数期货,成为国际金融机构进行日经225股指交易的主要场所,开创了以别国股指为期货交易标的物的先例。1989年,新加坡国际金融交易所成为亚洲第一家能源期货交易市场。它还与包括东京国际金融期货交易所、伦敦国际金融期货期权交易所在内的世界有影响的交易所建立了合作关系。新加坡国际金融交易所80%的交易客户来自美国、欧洲、日本和其他国家。从产品和业务范围的角度看,它已涵盖北美及欧洲市场。新加坡国际金融交易所有35个清算会员(Clearing member,即SIMEX的股东),一个清算会员应拥有1股股票和3个交易席位。除了这35个清算会员之外,SIMEX还有472个非清算会员机构交易席位和147个非清算会员个人交易席位。
四大期货交易所主要什么品种
商品期货领先全球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外部环境复杂严峻。虽然全球 疫苗 接种加速,一定程度上提振了市场信心,但上半年德尔塔变异毒株以及第四季度奥密克戎毒株使得经济全球化再次遭遇逆流,加之 中美贸易 摩擦进一步发酵,国际贸易环境再度恶化,航运业的晴雨表——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一度涨至5650高点,较年初涨幅高达251.9%。上下游成本的不确定性,加剧市场的避险情绪,推高全球期货交易量。
市场成交再创新高
自2020年下半年开始,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走高。在短暂回稳后,2021年4月,再次出现强劲上涨。与此同时,中 国大 宗商品价格指数(CCPI)持续高位振荡,最高涨幅达48.68%。大宗商品价格过快上涨不利于实体经济的平稳运行,加剧了金融市场的潜在风险。此轮上涨主要表现为:品种覆盖范围广,农产品、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和能源化工产品价格均出现较大幅度上涨,并出现现货与期货倒挂、境外和境内倒挂,特别是对外依存度比较高、进口量较大的品种,如铁矿石、原油等。
信披制度有待优化
规避风险仍需补课
头部效应较为显著
广交所助推期市发展
套期保值渐成常态
期货立法全面提速
依法治市是期货市场稳健发展的关键。2021年期货立法取得突破性进展,期货法草案经过全国人大第一次审议后首次亮相,于2021年4月29日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10月19日,期货法草案进行第二次审议,并更名为期货和衍生品法。全国 人大常委会 10月23日公布期货和衍生品法(二审稿)。和一审稿相比,二审稿将名称改为期货和衍生品法,在四个方面有明显进步。一是以期货为主,兼顾其他衍生品;二是以场内为主,兼顾场外;三是以境内为主,兼顾境外;四是以标准化产品为主,兼顾非标产品。期货立法进程全面提速,法规体系逐步完善,预计2022年上半年经过全国 人大常委 会三审后将顺利出台期货和衍生品法。
规范居间人行为责任
塑造期市文化软实力
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服务“构建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不仅是发挥金融要素在“双循环”中的特定功能,更是疏通国内经济大循环“堵点”并打通“双循环”中心节点的关键举措,亦是期货市场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一是以创新为动力,持续优化市场存量并积极开拓增量;二是以开放为抓手,打造国际化大宗商品交易平台;三是以协调为导向,通过“期货方式”优化发展中的不平衡问题;四是以绿色为引领,通过碳减排交易促进经济绿色转型发展;五是以人民为中心,期货市场体现共享发展理念。(作者:胡俞越 许俊杰 蒙威宇 周靖昀,单位:北京工商大学)